首页 > 学科考试 > 数学

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4-07-18 10:45:52
数学知识点集合15篇

数学知识点集合15篇

上学期间,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知识点1

1.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奇函数;

2.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为偶函数;

3.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2b-f(a-x),则y=f(x)的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

4.一般地,对于函数y=f(x),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f(a+x)=f(a-x),则它的图象关于x=a成轴对称。

5.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6.由函数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

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

三、知识扩展

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第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

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

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

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

第三类是弦长问题;

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xx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

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

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

第七、押轴题。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

高考数学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第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

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

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xx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 ……此处隐藏11724个字……点是否在曲线

上及求曲线的交点。掌握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求这些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求曲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及交点的中点坐标。利用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判定,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解析法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

3、重难点:建立数形结合的概念,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代数研究几何的方法,掌握把已知条件转化为等价的代数表示,通过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数学知识点15

一、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1.熟练在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3.一道除法算式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例:183

(1)18除以3除以的前面是被除数、除以的后面是除数

(2)3除18除的前面是除数,除的后面是被除数

(3)18被3除

辨别:30除一个数,商和余数都是2,求这个数?

(求被除数)

30除以一个数,商和余数都是2,求这个数?

(求除数)

4.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此一道乘法算式能写两道除法算式

例:907=6306307=906309=70

反之,乘法并不是除法的逆运算。

二、两位数或三位数被一位数除p34-42

1.横式p34、39:

两位数分拆方法:1、我们把被除数分拆成能够被除数除尽的最大整十数。

2、把剩下的整十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被除数去除。

因此,分拆时一般先看除数,

除数是2被除数一般可分出20、40、60、80

除数是3被除数一般可分出30、60、90

除数是4被除数一般可分出40、80

当无法分出整十数时,可按乘法口决表进行分拆,便于口算。

三位数分拆方法:先分整百的,再分整十的,最后分单个的;整百的不够分,和整十的合起来再分,整十的不够分,和单个的合起来继续分。分的时候还要考虑是否方便口算。

(注意:与两位数乘一位数横式不同的地方在于没有列出加法算式)

2.竖式:

方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2)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就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3)当十位或个位不够商1时,要用0来占位。(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4)余数要比除数小

(注意部分步骤可以省略)

例:p37p41例3

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

验算方法:通过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来验证被除数与原题中的是否一致。验算时用竖式。

分析:第一题:商中间为0

第二题:被除数末尾是0,前面能被除尽,0应写在8的下方。

第三题:1,被除数末尾0除以任何一个数=0,个位商0

2,被除数末尾0前面能被除尽,0应写在4的下方。

第四题:少了落的步骤。

P41/例3/38072被除数中间为0,被除数最高位能被除尽,中间的0不需要落下。

3.估商是几位数:

主要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关系: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除数或者=除数,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除数,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比它小一位数

例:735□,要使商是两位数,除数可以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除数可以填()。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关系

(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例:◎□=95,□里最小填();

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是8,商是25,那么被除数最大是()。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例:28□=□3,□=()

5.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例:3□26,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分析:商的末尾是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必须除尽,没有余数。

想:3□6没有余数

例:□214,当□里填()时,商末尾有0。

分析:商的末尾是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必须除尽,没有余数

想:□24没有余数分两种情况:最高位比除数小时:□填1、3

最高位比除数大时:□填:5、7、9

例:6□43,要使商的中间是0,□里可以填()。

分析:商中间是0,则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必须除尽,63=2

例:□214,当□里填()时,商中间有0。

分析:商中间是0,则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

因此,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必须除尽

想:□4没有余数□可以填4或8

5.p43除法的估算

例:1386商在20到30之间

步骤;1,根据除数找小于被除数却能被除数除尽的最大数

因此138估成1201206=20

2,另一个商比估算出的第一个商大十

因此20+10=30

(也可以根据除数找大于被除数却能被除数除尽的最小数

1806=30)

常见错误:例5255=105估算:商在104到114之间

分析:根据精确计算的结果写出的估算答数

改正:商在100到110之间。

6.除法的应用p44

做题时需要注意问题,一般情况下,余数要占一份的就加1,如讲到坐船、坐车的题目。余数不够一份的,就去尾。如讲到做裤子、扎花等问题。

辨析:8个篮球装一箱,767个篮球至少可以装几箱?

分析:7678=95箱7个

题中的至少说明余数也需要占一份7个也需要一个箱子装,因此需要加1,共有96箱。

8个篮球装一箱,767个篮球最多可以装几箱?

分析:题中的最多说明余数不需要占一份。7个没有装满一箱,因此最多可以装95箱。

7.单价、数量、总价p45、46

(1)能从题目中分析出单价、数量及总价

(2)能够根据问题,灵活应用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3)拓展:能用小数表示元、角分

例:3元:3.00元小数点左边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为角

第二位为分

1元5角:1.50元10元5分:10.05元

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知识点:三上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

《数学知识点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