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父子》读后感1200字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包氏父子》读后感12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氏父子》读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可悲的社会病态与卓越的讽刺艺术。
《包氏父子》的作者是张天翼,学名叫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这些背景都成为了他的写作素材。
小说主要讲述老包是一个在大公馆里当听差的唯命是从的仆人,他不甘心永远处在这样卑下的地位,而自己又老了,发财致富无望,于是便把“往上爬”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包国维身上。他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地供奉儿子上“洋学堂”,因为只有在“洋学堂”毕了业才能获得当官发财的机会,而老包也才能实现当老太爷的愿望,做个“人上人”,安享荣华富贵。但包国维却不争气,不用功读书,不思进取,追求虚荣,整日与富家纨绔子弟鬼混,甚至轻视、嫌弃生身父亲,最后因充当阔少爷的打手,闯了祸而被学校开除。老包的希望终致幻灭。
写作的背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天翼住在南京八府塘六号他姐姐张稼梅家。八府塘云集各色人等,从机关小职员、街上杀猪的、阔人家的大司务到公所看门的、走投无路的失业者,张天翼与他们一起喝酒淡天。这种环境为他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当时,正处于“五四运动”后,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对革命前途丧失了信心,由悲观转而消沉。城镇的一些市民阶层也增长了市侩习气,畏难苟安,汲汲于个人私利,他们既有光宗耀祖的封建思想,又填进了资产阶级的“新派”,追求起送子弟念洋学堂,将来做大官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天翼根据张稼梅家所住大院的门房父子为原型创作了小说《包氏父子》。
小说全篇通过老包“望子成龙”的悲剧,写出小市民阶层幻想与现实的矛盾,鞭挞了愚蠢无知与空想虚荣以及“向上爬”心理。“向上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奴性思想。老包的“望子成龙”观念中分明体现着奴性。他想做老太爷,实际是寄望于依附儿子庇护,而无形中把自己降到了从属地位。
同时小说还通过老包与小包的冲突及共同失败的结局,揭示了旧教育制度的黑暗与腐朽。包氏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着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时代特征。当时的社会,封建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普遍存在。如果说老包是封建思想观念的义仆,小包则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奴才。老包要求儿子走类似旧式科举成名的老路,十年寒窗,飞黄腾达;小包则幻想成为尽情享乐的时髦阔少,享乐腐化,得过且过。他们的矛盾反映了过时了的封建思想与摩登化的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作者既批判了老包“望子成龙”思想的可悲,也批判了小包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可恶。在现实面前,笃信“学而优则仕”的老包碰了壁,一味追求时髦的小包也没有好下场。这种同以失败告终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旧教育制度和旧社会风气的.彻底否定,也从客观上说明了不改变社会制度,劳动人民改变社会地位的一切努力都只能是幻想。《包氏父子》体现左联时期作家对半殖民半封建的都市社会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的批判。
《包氏父子》应该说是一部悲剧性作品,可是张天翼却是用喜剧的手法来写的。这样,它就成为一部具有喜剧色彩的悲剧作品……张天翼擅长写喜剧化的人物……可是,作为他的代表作,《包氏父子》的成功却提醒人们对于他写悲剧的杰出才能也同样不能忽视。《包氏父子》的成功还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在喜剧作品中注入悲剧因素,就可使作品不致太过浮浅,太过夸张,而有所节制,增强了分寸感,从而使作品显得更为深沉,更有力量。《包氏父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当之无愧的。
文档为doc格式